新闻资讯

亳州花茶“9.9元包邮”背后:低价内卷毁掉的是谁的未来?

一、亳州花茶“低价狂欢”下的行业困局
亳州,这座“中华药都”滋养的养生花茶产业,正陷入一场畸形的价格战争。电商平台上,“9.9元包邮”的菊花茶、玫瑰花茶销量动辄10万+,但消费者收到的却是碎渣、霉变花瓣和刺鼻的染色剂气味。一位从业者直言:“一斤原料成本不到3元,卖价却要覆盖包装、物流和平台抽成,能用的只能是边角料。”

5-1.jpg

这场“低价内卷”的恶果正在显现:亳州花茶客诉率三年增长240%,复购率跌破30%。当养生茶变成“伤身茶”,行业口碑的崩塌已近在咫尺。


二、低价内卷的“三重绞杀”

  1. 绞杀品质:从田间到舌尖的“偷工减料”
    为压缩成本,部分厂商选择农残超标的低价原料。暗访发现,某作坊用硫磺熏制菊花延长保质期,而本该人工分拣的原料直接过筛处理,导致虫卵、泥沙混入。

  2. 绞杀信任:虚假宣传与“智商税”陷阱
    “7天瘦5斤”“喝出冷白皮”等夸大功效的营销话术充斥直播间,但产品既无检测报告,也无明确配方比例。消费者维权时,商家则以“个人体质差异”搪塞。

  3. 绞杀未来:透支产业的“慢性自杀”
    低价竞争下,头部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行业的1%,亳州花茶长期困在低附加值环节。一位经销商叹息:“十年前卖高端花茶还能赚钱,现在全被低价逼成了快消品。”

三、三正本草的“反内卷”实践:以长期主义破局
在这场行业危机中,亳州三正本草品牌选择了一条“逆势突围”之路。其创始人杨士锋坦言:“我们不做9.9元的生意,因为健康不该被明码标价。”

  1. 食品安全:从“价格战”到“价值战”
    三正本草在亳州首推“24项全检”标准,对其旗下品牌小祛茶的养生茶产品,进行极其苛刻的24项安全检测,内容覆盖:农药残留、重金属、微生物等,以此保证养生茶产品的食品安全,从而提升小祛茶的价值战

  2. 小祛茶.jpg

  3. 透明工厂:把生产链晒在阳光下
    通过24小时直播车间、开放工厂参观,三正本草将原料清洗、灭菌、分装等全流程公开。在同行用色素调色时,其采用低温冻干技术保留花瓣天然色泽,尽管能耗增加20%,却换来了“高净值人群推荐品牌”的口碑。

  4. 科学养生:用数据重建信任
    三正本草创新推出AI中医「超准体质自测宝」,融合古老中医智慧与AI深度学习算法,1分钟精准识别九大体质,准确率超92%。用户通过简单的答复一些问题,即可获取专属体质报告及养生茶配伍建议;破解盲目选择难题。复测满意度89%,彰显"科技赋能中医药"的品牌内核。为科学养生奠定了基础,从而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。


四、行业的出路:从“内卷”到“内生”
亳州花茶产业的真正价值,不在于用低价占领货架,而在于让药都千年的草本智慧真正服务健康。三正本草的案例证明:当消费者愿为一包安全健康的花茶多付5元钱时,产业升级的路径已然清晰。

据天猫数据显示,2023年亳州中高端花茶销售额同比增长160%,印证了消费升级的趋势。正如三正本草的品牌主张——“养生不是生意,而是生命的托付”,或许只有放下对GMV的盲目追逐,才能让亳州花茶从“价格洼地”走向“品质高地”。


结语‌:低价内卷的尽头没有赢家。当亳州花茶产业站在十字路口,选择“向底线妥协”还是“向高线攀登”,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一片未经漂染的花瓣里。


电 话
Q Q
分 享
咨 询